贸易新战局 | 中国企业如何借力新加坡破美国关税“围城”?

  • Sig Tax & Accounting2 月 19, 2025

202521日,美国政府发布了一项新的行政命令,宣布自24日起,将对所有源自中国(含香港)进口至美国的货物加征10%的额外关税,这意味着,原本免税的商品将面临10%的关税,而原先已征收25%关税的商品,税率将上调至35%,此举引起了全球供应链领域的广泛关注。

在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的背景下,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的惩罚性关税形成了一道贸易围城,迫使中国企业加速探索全球化布局的新路径。新加坡凭借其独特的自由贸易协定网络、中立的政治立场和成熟的转口贸易体系,成为破局的关键支点。而新加坡转口贸易+“新加坡+1”战略的组合策略,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值得实践的发展方向。

 

(图源:网络)

转口贸易:短期灵活应对

转口贸易作为一种短期的、灵活的应对策略,为中国企业提供了绕过美国关税壁垒的有效途径。通过利用第三方国家或地区进行贸易,中国企业能够降低贸易成本,提高市场竞争力。新加坡,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由贸易政策,成为了中国企业转口贸易的理想选择。

 

用新加坡公司做转口贸易流程

 

 

新加坡+1”战略:长期优化配置

 

面对关税壁垒的持续升级,仅依赖新加坡的转口贸易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。因此,中国企业需要实施更加长远的战略——“新加坡+1”战略。这一战略旨在利用新加坡的地理、经济和政策优势,结合东南亚其他地区的资源,形成互补,并通过在新加坡的布局加强企业的全球资源整合能力,提升供应链的韧性和灵活性。

 

(图源:EDB官网)

 

 “新加坡+1”战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
 

1、建立区域总部和研发中心:

新加坡因其卓越的竞争力、优惠的税务政策及贸易便利,成为了设立海外区域总部的首选之地。中国企业可以在新加坡设立区域总部和研发中心,利用新加坡的人才资源和技术优势,进行产品开发和市场研究。这有助于企业更好地了解国际市场需求,及时调整产品策略和市场策略。

 

2、在东南亚国家建立生产基地:

借助新加坡+1”战略,新加坡与周边国家建立了互补关系,并通过政府层面的积极协助,促进企业在东南亚地区建立制造中心。在这一框架下,中国企业能够充分利用印度尼西亚、马来西亚、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资源和市场优势,建立生产基地。

 

(图源:网络)

这些生产基地不仅可以享受到当地的劳动力及生产成本优势,有效降低企业的制造开支,同时也融入了新加坡先进的园区管理模式,从而提升整体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。

作为新加坡+1”战略升级版初期的典范,柔新经济特区正逐步展现其潜力,并将为东南亚各生产基地的建设与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,为中国企业在东南亚地区的扩张提供了有力支持。

 

(图源:网络)

 

3、打造多元化供应链:

通过在新加坡和东南亚国家建立多个生产基地和分销中心,打造多元化供应链。这将有助于企业分散风险,提高供应链的灵活性和稳定性。

 

4、优化资源配置和税务筹划:

新加坡与多个国家签订了避免双重征税协议与贸易协定,这使得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税务筹划成为可能。通过合理的税务筹划和资源配置,企业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,降低运营成本。

 

总结

面对美国的关税围城,新加坡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合规突围的战略跳板,贸易转口策略成为短期内规避贸易壁垒的有效手段,而新加坡+1”战略则打开了东南亚产业协同的新空间。通过全球化资源配置,构建更具韧性和附加值的新型供应链。未来,谁能将新加坡的贸易枢纽优势与东南亚的制造能力深度整合,谁就能在后关税时代的全球竞争中占据先机。